第39章
關燈
小
中
大
阿悅一直很信任這位表兄,相由心生, 她相信此刻擁有這樣眼神和語氣的他不可能會拋下她, 拋下原書中的小阿悅。
大概因為接受了小阿悅的身體,有時候在夢中, 阿悅覺得自己也能體會到她的感受。
傅文修攻下皇城的那一日, 魏昭不知所蹤, 她茫然四顧,卻只能聽那位叔父道:“你的夫君,大綏的皇帝自知無力平亂, 不欲江山飄搖、百姓受苦,所以主動將這皇位, 和他的皇後一並托付給了我。”
“你胡說!如果阿兄主動退位,怎會無人知曉, 你怎會還需要用兵攻入皇宮!”
傅文修笑了笑, 冰冷的刀鋒輕撫她臉頰,“做做樣子罷了,前朝晉帝的名聲你也清楚,他尚且無力回擊才自請下位都將遺臭百年。魏昭如果主動退位,你猜世人會如何看他?”
小阿悅心神震蕩,依舊不願信他。她敬愛魏昭,十餘年的感情也非旁人一兩句話就能瓦解, 但暗無天日的囚禁隨之而來, 她從始至終都不曾再見過自己的夫君、阿兄, 只能從傅文修口中得知他依舊在世。
隱忍兩年而得不到任何解釋和寬慰, 小阿悅茫然無比,最終郁郁而終。
所以阿悅覺得,這個問題不僅為自己而問,更為原來的小阿悅而問。同時心中更加篤定,期間必定發生了甚麽世人難知的事。
魏昭見她眉間釋然,似乎了結了一樁心事般,不由疑惑,“阿悅,是發生了甚麽事?”
“無事。”阿悅搖頭,“我隨口一問,阿兄莫當真。”
小女兒家不會掩飾,分明是很高興的模樣,魏昭道:“我總覺得,阿悅似乎有許多秘密。”
阿悅頓住,作迷茫狀看他。
“不必緊張,阿兄不會追問。”魏昭一哂,“阿悅願意同我說這麽多,說明信任阿兄,我怎會不知趣。”
他擡袖拂去食案上掉落的梅花瓣,“多謝阿悅今夜款待,來日阿兄請你去宮外用美食。”
阿悅立刻高興起來,梨渦燦燦,“我可記住了,阿兄不許忘。”
只看著小表妹的笑顏,方才一路走來的沈沈心緒就淡了許多,魏昭笑著點頭,“絕不會忘。”
**
此間事暫了,王氏卻因二子魏顯的那番話心神大慟,結結實實病了好幾日。
阿悅不知那夜發生的事,她偶爾會去看望王氏,只能註意到她日漸消瘦的身體。聽醫官道,她多日郁郁,食欲不好,已經不大用得下膳食了。
魏昭聽聞後托人從各地搜羅美食送到王氏床榻前,但本人倒是很少出現,他知道母親應當不想看見自己。
荀溫本來不知此事,阿悅和魏旭雖是他的學生,但很少對他說道家事,他能得知,還是因為一日在宮中待晚了忘記出宮,聽宮女說道的。
荀溫偶爾如此,小朝會後待在議事房內伏案疾筆,稍微不註意天就暗了,宮門也落了鎖。
他是謹慎之人,不會夜裏在宮中隨意走動,不過有時不得不因府中饑餓去禦膳房走一趟,那裏他相熟了幾位,夜間給他煮碗小面不成問題。
這次禦膳房中尚有人在,是兩位宮婢,荀溫借勢將自己掩在門影處,不想多生事端。
宮婢年紀尚小,不曾註意他處,對禦廚交待了吃食便走到門外開始說道。也許是時辰太晚,兩人毫無心機地交談,荀溫便也明白了這是王氏身邊的婢子。
宮婢道:“聽說夫人竟是和小郎君吵了一架氣病的。”
“不知,我那夜不在,只知夫人並不讓人守著,應該無人清楚發生了何事罷?”
“是無人清楚,但小郎君怒氣沖沖而出,有好幾人瞧見了,隨後夫人就被氣昏了。”
宮婢稀奇,“夫人向來偏愛小郎君,待大郎不聞不問。大郎孝誠,時常問安夫人也置之不理,頂多心情好了賞個回話,若不是親眼看了,我真不知天下竟有這樣待兒的母親。”
“哎,不知夫人這次又是做了甚麽,竟惹得小郎君也大怒。一碗水不端平,兩位郎君都難做啊,夫人怎的看不清這點!”
…………
這就是宮婢間的幾句閑聊,不過在此顯露的事實荀溫卻是第一次知曉,原來王氏待兩個兒子有這麽大區別。
他本不應在意,可鬼使神差般將這點記在了心上,且時不時就拿出來回憶琢磨一番。
越想越覺得哪兒不對。
荀溫開始留意有關王氏與魏昭的種種,他之前覺得自己和王氏只是有多年前的那一點幹系罷了,認不認也沒甚麽區別,眼下卻不同。
說來也不算秘密,只是從前無人把這些大肆宣揚罷了。
他得知,自魏顯一出世,王氏待兩個兒子的差別就尤其明顯。正如宮婢所道,天下竟沒有這樣待兒的母親,怕是換個仆婢來都要比她好上許多。
跟隨王氏多年的嬤嬤對這些事跡十分了解,也不覺得這是什麽隱秘之事,使了銀錢便開始滔滔不絕。
聽著這些,荀溫眉頭越皺越緊,但心間隱隱的奇妙之感卻是越來越深。
他突然有了一個猜測,這猜測使他多次按捺下了的心中的驚濤駭浪。
借為每人做藥糕為禮的時機,荀溫要來了魏昭的生辰八字,與他所想竟沒有多少出入。
他死死盯著手中字條,幾乎要忍不住仰天大笑,臉色以致有片刻扭曲,府中管事見了他這模樣,小心翼翼道:“使君?”
“備馬,我要入宮!”荀溫幾乎是下意識道,管事還未出門吩咐又瞬間叫停。
焦躁不耐地在房中來回踱步幾圈,荀溫最終選擇寫了一封信,喚來心腹對他低聲交待。
如他所想,王氏幾乎在看到信物的瞬間就從病榻驚起,猶豫了整整十日才下定決心出宮赴約。
王氏出宮並無拘束,甚至比八公主還要自由些,畢竟她有兩個出色的兒子,其中一位還備受魏蛟愛重。
荀溫選的是臨安城有名的一家酒樓,包下了角落的隱秘廂房。
越到最後,他反而越發沈住了氣,著人為自己收拾一番,便依然是素日從容含笑的荀君。
王氏緩緩推門,註意到房外守了兩個護衛,閑雜人等一旦靠近立刻會被客氣地請走。
她眼皮一跳,讓侍衛也跟著守在屋外,帶了貼身侍婢他進門。
甫一入眼的卻是看過幾眼的荀溫,她楞了楞,幾乎要再去瞧一眼門前的字號,“……荀君?”
“夫人。”荀溫笑了笑,偏頭示意,“先入內說話?”
王氏驚疑不定,就差覺得這人有不軌之心,幾度想奪門而出,在摩挲到袖間信物時終究忍耐住了。
荀溫又道:“夫人這侍婢可能信?”
知道他的意思,王氏點了點頭,她絕不會讓侍婢出去,身旁無人她不放心。
荀溫又笑,換了稱呼,“多年不見,表妹還是如此謹慎。”
指尖一顫,王氏瞬間擡首,“當真是你?”
荀溫頷首,坐在了她面前,“是否覺得我模樣大變?這也沒甚麽奇怪的,當初舉族避難遇了些事,容貌有損,幸而遇見一位醫術高明的游醫,為我診治一番,只是從此相貌就也變了。”
他三言兩語就把多年不見的緣由粗粗解釋了清楚,大概也是知道王氏心中有氣,先發制人。
果不其然,王氏聞言怒色剛掛上臉就不知不覺淡了下去,最後忍不住道:“你們當時卻絲毫未曾和我們說過,我還是十日後方得知……”
“大難臨頭,怎好叫王氏也陪著我們遭罪。”荀溫風輕雲淡,“本想著別過之後再無緣分,只在心中祈念表妹一生順遂,沒想到還有重逢的機會。”
王氏心中不可謂不震撼。
曾經,她這位表兄是何等出色的人物,相貌風流、氣度翩翩,說是貌比潘安也不為過,族中有哪位姊妹不暗暗心慕於他?他遭逢大罪,改頭換面後變得如此其貌不揚,竟還能心平氣和地與她說道這些,叫人不得不佩服。
如果他們二人當真只是簡單的表兄妹二人,王氏絕對會為他感到慶幸,也會因重逢而欣慰。
但世事豈會如此簡單,想到什麽,王氏臉色輕淡,“那真是不巧,過了兩三年才叫荀君得知我的消息。”
荀溫是改頭換面了,她卻沒有。王氏不信這幾年他都不曾發現自己的身份,幾年不認,現在突然傳信是個甚麽意思?
早在二十多年前荀溫就把她的脾氣摸得一清二楚,多年來王氏也沒怎麽變過,他如何料不到眼下的場景。
他並不推諉,而是遞去了一盤茯苓餅,“這是我親手所做,表妹嘗一嘗?”
王氏看著他,依稀能從這雙深邃烏黑的眸中分辨出其往日風姿,頓了半晌,她卻是伸手一推,冷冷道:“我從來也不愛這個。”
說實話,荀溫確實經受了幾年磨難,但自從他自薦入魏蛟麾下後,就少有人再敢對他擺臉色了。此情此景,若放在二十年前,荀溫定是當場拂袖而去。
眼下他卻是神色淡淡,自己伸手取了塊茯苓餅,慢慢咀嚼,“你從來也不愛這個,那表妹從前勉強自己,愛的是甚麽呢?”
他強調了幾字,在王氏聽來語調奇怪極了,聽了無來由叫人難受,壓抑怒火道:“我當有甚麽重要的事,原來荀君不過是要說這幾句無關痛癢的話,那我便先回宮了。”
說完王氏擡腳就走,荀溫坐在凳上靜靜看她。
待她挑開簾,侍婢推門時才猛地起身,大跨步而來,似一陣迅疾的風從王氏耳邊刮過,轉瞬之間她就被捉住手腕,侍婢也被倏得推了出去,哐一聲,門被死死帶上。
王氏聽見侍婢在門外驚叫,欲強行撞門,卻被人阻住,外面響起了低悶的打鬥聲,但很快就平息。
他是有備而來!
意識到這個事實,王氏目露驚色,面色慍怒,“你要做甚麽!”
“我做甚麽?”荀溫將她禁錮在門邊,以手撐墻,聞言長長舒了口氣,像是壓抑著什麽露出了微笑,“我不想做甚麽,只是想問表妹一句話,一句話而已。”
他低眸緩緩道:“我已拿到了阿昭的生辰八字,且問你一句,他是不是……”
“不是!”王氏反應異常激烈,同時伸出手推去,如果不是荀溫早有心理準備,怕是真要被她推倒。
她像是又急又氣,渾身發顫,“你莫要多想!阿昭是聖人長孫,我夫君嫡長子,你不過一無名鼠輩,如何敢和他攀上幹系!”
她的反應未免太過激烈了。
…………
短暫沈默,荀溫輕道:“還需攀什麽幹系?你是我表妹,阿昭便要喚我一聲表舅,還需要特意去攀扯麽?”
他松開了對王氏的禁錮,負手轉身,步態悠悠。
王氏定定看著他的背影,一口氣還沒松下,就聽他語氣輕飄飄道:“阿昭是我兒,對不對?”
王氏如遭雷擊,渾身僵硬。
但荀溫已經不需要她的回答,又道了一句,“阿昭定是我兒。”
他再也壓抑不住興奮,如此重覆了幾句,忽而大笑出聲,看也沒看一眼王氏,推門而出。
王氏順著墻壁緩緩滑落坐地,再也忍不住捧面流淚,不住顫抖,心中油然生出深深的恐懼和不安,不僅是對長子的身世,更是對荀溫此人。
她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往事。
…………
王氏依舊記得,二十多年前,王劉兩氏無比親近,時常走動。為此,她也時常遇見這位表兄。
王氏是家中嫡長女,但生母早逝並不得寵,繼室不曾虧待她,卻也不曾分來半點關懷,以致父親也嘗嘗忽略她。
她無嫡親兄弟姊妹,在府中常常無人說話,一人著實落寞極了,唯有表兄偶爾一句關切的言語還能只能她露出笑顏。
可表兄生性風流,又相貌不凡,當時無論族裏城中,多少女兒家傾慕他,甚至做他的侍妾也心甘情願。
王氏本就隱有自卑,更不敢把這女兒家的戀慕叫人知曉,一直深藏心中。再者,她其實也懼怕這位表兄,因他喜怒無常,又頗有傲氣,脾氣上來,連她父親的臉面也甩過,更別說旁人。
直到劉氏一族人犯下大錯以致全族受牽連前,王氏其實都甚少同這位表兄接觸。而劉氏遭難後,家中姊妹便是再喜愛這表兄也不敢和他來往,唯有王氏心生不忍,時不時會托人給他送去東西,聊表安慰。
她覺得表兄已足夠可憐,若是往日的人誰都不理會他,這世間未免也太薄情了。
再者,其他人接近表兄或多或少是為他家世,但王氏僅僅是因他偶爾的只言片語關心罷了,他家世出眾與否,對她而言根本沒有關系。
他們最後見面的那次,表兄正對隨從大發怒火,這在以前的他身上是不會有的,因他時刻秉著世家子弟風範,絕不會做如此沒風度的事。
看著這樣的他,王氏不感畏懼,卻同情不已。許是她這番姿態引起了表兄註意,他遣退仆婢,掐住了她的下巴摩挲道:“表妹為何用這種眼神看我?是憐憫我竟淪落至此嗎?”
王氏因他的眼神終於有些懼怕,表兄卻提出了要求,“表妹不是一直傾慕我,想借此機會以表心意嗎?”
他道:“你也瞧見了,自落難後就少有人再敢接近我,表妹要想寬慰,不若與我好好親近一番。”
鬼使神差般,王氏猶豫片刻,竟答應了他這個請求。她聽得表兄不明意味地笑了聲,便覆身而上。
說是親近,但表兄並不憐愛。王氏只感到了痛楚和冷意,其餘的,甚麽也沒有。
再然後,她便得知了表兄舉族遷走一事。
清白已失,表兄卻瀟灑走了。十來日間王氏心神慌亂,只能想到去寺廟祈福,不料歸途卻遇到山匪。
若不是魏家郎君正好搭救,王氏下場可見。也正是因這些山匪,她和魏郎意外之下成就好事。
魏郎君子,只道自己使她失了清白,又憐她在家中無人疼惜,歸家後便立刻使人來提親。
王氏便是這樣嫁入了魏家。
她和魏郎第一面就有了肌膚之親,所以後來早早被診出身孕時魏郎也絲毫沒有懷疑,反倒責怪自己那時定力不夠,使她年紀小小就不得不遭受孕育之苦。
王氏感動之餘,更不敢把表兄的事告知,因為兩人的日子相隔太近,連她自己也不知道這胎到底是誰的。
所以阿昭出生後,王氏看著夫君欣喜的表情,心中卻是無盡的迷茫和愧疚,如果阿昭不是魏家子孫……
意識到這件事後,王氏每天都在被折磨,甚至不想看到阿昭,因為他的存在似乎就表明了自己對魏郎的不忠。
有了二子,王氏就更加順理成章地忽略長子,他對了她不予誇讚,錯了也不會去罰。甚至有時候在兩個兒子間魏郎有絲毫偏愛長子的意思,她就要拼命補回來。
魏氏男兒少有察覺到此事,唯有文夫人覺得兒媳稍微有些不對勁,便時常把長孫接到身邊教養。
爺娘疼幼子是常有的事,王氏對小兒子的疼愛沒有引起外人懷疑,頂多只道一聲長子不是一直養在她身邊,所以不得親近罷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大概因為接受了小阿悅的身體,有時候在夢中, 阿悅覺得自己也能體會到她的感受。
傅文修攻下皇城的那一日, 魏昭不知所蹤, 她茫然四顧,卻只能聽那位叔父道:“你的夫君,大綏的皇帝自知無力平亂, 不欲江山飄搖、百姓受苦,所以主動將這皇位, 和他的皇後一並托付給了我。”
“你胡說!如果阿兄主動退位,怎會無人知曉, 你怎會還需要用兵攻入皇宮!”
傅文修笑了笑, 冰冷的刀鋒輕撫她臉頰,“做做樣子罷了,前朝晉帝的名聲你也清楚,他尚且無力回擊才自請下位都將遺臭百年。魏昭如果主動退位,你猜世人會如何看他?”
小阿悅心神震蕩,依舊不願信他。她敬愛魏昭,十餘年的感情也非旁人一兩句話就能瓦解, 但暗無天日的囚禁隨之而來, 她從始至終都不曾再見過自己的夫君、阿兄, 只能從傅文修口中得知他依舊在世。
隱忍兩年而得不到任何解釋和寬慰, 小阿悅茫然無比,最終郁郁而終。
所以阿悅覺得,這個問題不僅為自己而問,更為原來的小阿悅而問。同時心中更加篤定,期間必定發生了甚麽世人難知的事。
魏昭見她眉間釋然,似乎了結了一樁心事般,不由疑惑,“阿悅,是發生了甚麽事?”
“無事。”阿悅搖頭,“我隨口一問,阿兄莫當真。”
小女兒家不會掩飾,分明是很高興的模樣,魏昭道:“我總覺得,阿悅似乎有許多秘密。”
阿悅頓住,作迷茫狀看他。
“不必緊張,阿兄不會追問。”魏昭一哂,“阿悅願意同我說這麽多,說明信任阿兄,我怎會不知趣。”
他擡袖拂去食案上掉落的梅花瓣,“多謝阿悅今夜款待,來日阿兄請你去宮外用美食。”
阿悅立刻高興起來,梨渦燦燦,“我可記住了,阿兄不許忘。”
只看著小表妹的笑顏,方才一路走來的沈沈心緒就淡了許多,魏昭笑著點頭,“絕不會忘。”
**
此間事暫了,王氏卻因二子魏顯的那番話心神大慟,結結實實病了好幾日。
阿悅不知那夜發生的事,她偶爾會去看望王氏,只能註意到她日漸消瘦的身體。聽醫官道,她多日郁郁,食欲不好,已經不大用得下膳食了。
魏昭聽聞後托人從各地搜羅美食送到王氏床榻前,但本人倒是很少出現,他知道母親應當不想看見自己。
荀溫本來不知此事,阿悅和魏旭雖是他的學生,但很少對他說道家事,他能得知,還是因為一日在宮中待晚了忘記出宮,聽宮女說道的。
荀溫偶爾如此,小朝會後待在議事房內伏案疾筆,稍微不註意天就暗了,宮門也落了鎖。
他是謹慎之人,不會夜裏在宮中隨意走動,不過有時不得不因府中饑餓去禦膳房走一趟,那裏他相熟了幾位,夜間給他煮碗小面不成問題。
這次禦膳房中尚有人在,是兩位宮婢,荀溫借勢將自己掩在門影處,不想多生事端。
宮婢年紀尚小,不曾註意他處,對禦廚交待了吃食便走到門外開始說道。也許是時辰太晚,兩人毫無心機地交談,荀溫便也明白了這是王氏身邊的婢子。
宮婢道:“聽說夫人竟是和小郎君吵了一架氣病的。”
“不知,我那夜不在,只知夫人並不讓人守著,應該無人清楚發生了何事罷?”
“是無人清楚,但小郎君怒氣沖沖而出,有好幾人瞧見了,隨後夫人就被氣昏了。”
宮婢稀奇,“夫人向來偏愛小郎君,待大郎不聞不問。大郎孝誠,時常問安夫人也置之不理,頂多心情好了賞個回話,若不是親眼看了,我真不知天下竟有這樣待兒的母親。”
“哎,不知夫人這次又是做了甚麽,竟惹得小郎君也大怒。一碗水不端平,兩位郎君都難做啊,夫人怎的看不清這點!”
…………
這就是宮婢間的幾句閑聊,不過在此顯露的事實荀溫卻是第一次知曉,原來王氏待兩個兒子有這麽大區別。
他本不應在意,可鬼使神差般將這點記在了心上,且時不時就拿出來回憶琢磨一番。
越想越覺得哪兒不對。
荀溫開始留意有關王氏與魏昭的種種,他之前覺得自己和王氏只是有多年前的那一點幹系罷了,認不認也沒甚麽區別,眼下卻不同。
說來也不算秘密,只是從前無人把這些大肆宣揚罷了。
他得知,自魏顯一出世,王氏待兩個兒子的差別就尤其明顯。正如宮婢所道,天下竟沒有這樣待兒的母親,怕是換個仆婢來都要比她好上許多。
跟隨王氏多年的嬤嬤對這些事跡十分了解,也不覺得這是什麽隱秘之事,使了銀錢便開始滔滔不絕。
聽著這些,荀溫眉頭越皺越緊,但心間隱隱的奇妙之感卻是越來越深。
他突然有了一個猜測,這猜測使他多次按捺下了的心中的驚濤駭浪。
借為每人做藥糕為禮的時機,荀溫要來了魏昭的生辰八字,與他所想竟沒有多少出入。
他死死盯著手中字條,幾乎要忍不住仰天大笑,臉色以致有片刻扭曲,府中管事見了他這模樣,小心翼翼道:“使君?”
“備馬,我要入宮!”荀溫幾乎是下意識道,管事還未出門吩咐又瞬間叫停。
焦躁不耐地在房中來回踱步幾圈,荀溫最終選擇寫了一封信,喚來心腹對他低聲交待。
如他所想,王氏幾乎在看到信物的瞬間就從病榻驚起,猶豫了整整十日才下定決心出宮赴約。
王氏出宮並無拘束,甚至比八公主還要自由些,畢竟她有兩個出色的兒子,其中一位還備受魏蛟愛重。
荀溫選的是臨安城有名的一家酒樓,包下了角落的隱秘廂房。
越到最後,他反而越發沈住了氣,著人為自己收拾一番,便依然是素日從容含笑的荀君。
王氏緩緩推門,註意到房外守了兩個護衛,閑雜人等一旦靠近立刻會被客氣地請走。
她眼皮一跳,讓侍衛也跟著守在屋外,帶了貼身侍婢他進門。
甫一入眼的卻是看過幾眼的荀溫,她楞了楞,幾乎要再去瞧一眼門前的字號,“……荀君?”
“夫人。”荀溫笑了笑,偏頭示意,“先入內說話?”
王氏驚疑不定,就差覺得這人有不軌之心,幾度想奪門而出,在摩挲到袖間信物時終究忍耐住了。
荀溫又道:“夫人這侍婢可能信?”
知道他的意思,王氏點了點頭,她絕不會讓侍婢出去,身旁無人她不放心。
荀溫又笑,換了稱呼,“多年不見,表妹還是如此謹慎。”
指尖一顫,王氏瞬間擡首,“當真是你?”
荀溫頷首,坐在了她面前,“是否覺得我模樣大變?這也沒甚麽奇怪的,當初舉族避難遇了些事,容貌有損,幸而遇見一位醫術高明的游醫,為我診治一番,只是從此相貌就也變了。”
他三言兩語就把多年不見的緣由粗粗解釋了清楚,大概也是知道王氏心中有氣,先發制人。
果不其然,王氏聞言怒色剛掛上臉就不知不覺淡了下去,最後忍不住道:“你們當時卻絲毫未曾和我們說過,我還是十日後方得知……”
“大難臨頭,怎好叫王氏也陪著我們遭罪。”荀溫風輕雲淡,“本想著別過之後再無緣分,只在心中祈念表妹一生順遂,沒想到還有重逢的機會。”
王氏心中不可謂不震撼。
曾經,她這位表兄是何等出色的人物,相貌風流、氣度翩翩,說是貌比潘安也不為過,族中有哪位姊妹不暗暗心慕於他?他遭逢大罪,改頭換面後變得如此其貌不揚,竟還能心平氣和地與她說道這些,叫人不得不佩服。
如果他們二人當真只是簡單的表兄妹二人,王氏絕對會為他感到慶幸,也會因重逢而欣慰。
但世事豈會如此簡單,想到什麽,王氏臉色輕淡,“那真是不巧,過了兩三年才叫荀君得知我的消息。”
荀溫是改頭換面了,她卻沒有。王氏不信這幾年他都不曾發現自己的身份,幾年不認,現在突然傳信是個甚麽意思?
早在二十多年前荀溫就把她的脾氣摸得一清二楚,多年來王氏也沒怎麽變過,他如何料不到眼下的場景。
他並不推諉,而是遞去了一盤茯苓餅,“這是我親手所做,表妹嘗一嘗?”
王氏看著他,依稀能從這雙深邃烏黑的眸中分辨出其往日風姿,頓了半晌,她卻是伸手一推,冷冷道:“我從來也不愛這個。”
說實話,荀溫確實經受了幾年磨難,但自從他自薦入魏蛟麾下後,就少有人再敢對他擺臉色了。此情此景,若放在二十年前,荀溫定是當場拂袖而去。
眼下他卻是神色淡淡,自己伸手取了塊茯苓餅,慢慢咀嚼,“你從來也不愛這個,那表妹從前勉強自己,愛的是甚麽呢?”
他強調了幾字,在王氏聽來語調奇怪極了,聽了無來由叫人難受,壓抑怒火道:“我當有甚麽重要的事,原來荀君不過是要說這幾句無關痛癢的話,那我便先回宮了。”
說完王氏擡腳就走,荀溫坐在凳上靜靜看她。
待她挑開簾,侍婢推門時才猛地起身,大跨步而來,似一陣迅疾的風從王氏耳邊刮過,轉瞬之間她就被捉住手腕,侍婢也被倏得推了出去,哐一聲,門被死死帶上。
王氏聽見侍婢在門外驚叫,欲強行撞門,卻被人阻住,外面響起了低悶的打鬥聲,但很快就平息。
他是有備而來!
意識到這個事實,王氏目露驚色,面色慍怒,“你要做甚麽!”
“我做甚麽?”荀溫將她禁錮在門邊,以手撐墻,聞言長長舒了口氣,像是壓抑著什麽露出了微笑,“我不想做甚麽,只是想問表妹一句話,一句話而已。”
他低眸緩緩道:“我已拿到了阿昭的生辰八字,且問你一句,他是不是……”
“不是!”王氏反應異常激烈,同時伸出手推去,如果不是荀溫早有心理準備,怕是真要被她推倒。
她像是又急又氣,渾身發顫,“你莫要多想!阿昭是聖人長孫,我夫君嫡長子,你不過一無名鼠輩,如何敢和他攀上幹系!”
她的反應未免太過激烈了。
…………
短暫沈默,荀溫輕道:“還需攀什麽幹系?你是我表妹,阿昭便要喚我一聲表舅,還需要特意去攀扯麽?”
他松開了對王氏的禁錮,負手轉身,步態悠悠。
王氏定定看著他的背影,一口氣還沒松下,就聽他語氣輕飄飄道:“阿昭是我兒,對不對?”
王氏如遭雷擊,渾身僵硬。
但荀溫已經不需要她的回答,又道了一句,“阿昭定是我兒。”
他再也壓抑不住興奮,如此重覆了幾句,忽而大笑出聲,看也沒看一眼王氏,推門而出。
王氏順著墻壁緩緩滑落坐地,再也忍不住捧面流淚,不住顫抖,心中油然生出深深的恐懼和不安,不僅是對長子的身世,更是對荀溫此人。
她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往事。
…………
王氏依舊記得,二十多年前,王劉兩氏無比親近,時常走動。為此,她也時常遇見這位表兄。
王氏是家中嫡長女,但生母早逝並不得寵,繼室不曾虧待她,卻也不曾分來半點關懷,以致父親也嘗嘗忽略她。
她無嫡親兄弟姊妹,在府中常常無人說話,一人著實落寞極了,唯有表兄偶爾一句關切的言語還能只能她露出笑顏。
可表兄生性風流,又相貌不凡,當時無論族裏城中,多少女兒家傾慕他,甚至做他的侍妾也心甘情願。
王氏本就隱有自卑,更不敢把這女兒家的戀慕叫人知曉,一直深藏心中。再者,她其實也懼怕這位表兄,因他喜怒無常,又頗有傲氣,脾氣上來,連她父親的臉面也甩過,更別說旁人。
直到劉氏一族人犯下大錯以致全族受牽連前,王氏其實都甚少同這位表兄接觸。而劉氏遭難後,家中姊妹便是再喜愛這表兄也不敢和他來往,唯有王氏心生不忍,時不時會托人給他送去東西,聊表安慰。
她覺得表兄已足夠可憐,若是往日的人誰都不理會他,這世間未免也太薄情了。
再者,其他人接近表兄或多或少是為他家世,但王氏僅僅是因他偶爾的只言片語關心罷了,他家世出眾與否,對她而言根本沒有關系。
他們最後見面的那次,表兄正對隨從大發怒火,這在以前的他身上是不會有的,因他時刻秉著世家子弟風範,絕不會做如此沒風度的事。
看著這樣的他,王氏不感畏懼,卻同情不已。許是她這番姿態引起了表兄註意,他遣退仆婢,掐住了她的下巴摩挲道:“表妹為何用這種眼神看我?是憐憫我竟淪落至此嗎?”
王氏因他的眼神終於有些懼怕,表兄卻提出了要求,“表妹不是一直傾慕我,想借此機會以表心意嗎?”
他道:“你也瞧見了,自落難後就少有人再敢接近我,表妹要想寬慰,不若與我好好親近一番。”
鬼使神差般,王氏猶豫片刻,竟答應了他這個請求。她聽得表兄不明意味地笑了聲,便覆身而上。
說是親近,但表兄並不憐愛。王氏只感到了痛楚和冷意,其餘的,甚麽也沒有。
再然後,她便得知了表兄舉族遷走一事。
清白已失,表兄卻瀟灑走了。十來日間王氏心神慌亂,只能想到去寺廟祈福,不料歸途卻遇到山匪。
若不是魏家郎君正好搭救,王氏下場可見。也正是因這些山匪,她和魏郎意外之下成就好事。
魏郎君子,只道自己使她失了清白,又憐她在家中無人疼惜,歸家後便立刻使人來提親。
王氏便是這樣嫁入了魏家。
她和魏郎第一面就有了肌膚之親,所以後來早早被診出身孕時魏郎也絲毫沒有懷疑,反倒責怪自己那時定力不夠,使她年紀小小就不得不遭受孕育之苦。
王氏感動之餘,更不敢把表兄的事告知,因為兩人的日子相隔太近,連她自己也不知道這胎到底是誰的。
所以阿昭出生後,王氏看著夫君欣喜的表情,心中卻是無盡的迷茫和愧疚,如果阿昭不是魏家子孫……
意識到這件事後,王氏每天都在被折磨,甚至不想看到阿昭,因為他的存在似乎就表明了自己對魏郎的不忠。
有了二子,王氏就更加順理成章地忽略長子,他對了她不予誇讚,錯了也不會去罰。甚至有時候在兩個兒子間魏郎有絲毫偏愛長子的意思,她就要拼命補回來。
魏氏男兒少有察覺到此事,唯有文夫人覺得兒媳稍微有些不對勁,便時常把長孫接到身邊教養。
爺娘疼幼子是常有的事,王氏對小兒子的疼愛沒有引起外人懷疑,頂多只道一聲長子不是一直養在她身邊,所以不得親近罷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